2025年3月27日,加拿大政府宣布重大政策調整,特斯拉遭全面排除在零排放車輛激勵計劃(iZEV)之外,已申請的4300萬加元補貼被凍結。交通部長克里斯蒂亞·弗里蘭明確表態(tài),特斯拉將永久喪失補貼資格,除非美國政府撤銷對加拿大的"非法關稅"。
此次決策源于多重矛盾疊加:
1、關稅報復升級
弗里蘭指責特斯拉支持特朗普政府對加拿大征收25%的貿易關稅,作為反擊,加拿大擬對特斯拉征收100%的懲罰性進口關稅。若實施,特斯拉在加售價將翻倍,直接沖擊其市場主導地位。
2、政治立場連鎖反應
馬斯克因支持特朗普政府并擔任"政府效率部"負責人,引發(fā)加拿大公眾強烈反彈。多地爆發(fā)"抵制特斯拉"抗議,部分門店遭破壞,車主甚至主動摳除車標劃清界限。溫哥華國際車展以"安全考量"為由禁止特斯拉參展,多倫多市則率先將特斯拉排除在出租車補貼體系之外。
3、市場格局劇變
特斯拉2023年在加拿大銷量達6萬輛,占電動車市場重要份額。但關稅威脅疊加補貼取消,其性價比優(yōu)勢蕩然無存。分析指出,消費者正加速轉向本土品牌及競品,加拿大電動車市場或迎來新一輪洗牌。
4、深層矛盾凸顯:
弗里蘭借特斯拉"打貿易戰(zhàn)牌",將商業(yè)行為深度政治化,其決策適逢競選總理關鍵期。
加拿大通過懲罰特斯拉扶持本土產(chǎn)業(yè),但100%關稅可能反致車價飆升,最終由消費者買單。
全球化背景下,企業(yè)高管個人政治立場與商業(yè)利益的沖突風險空前凸顯。
(注:本文基于加拿大政府文件、多方官方聲明及主流媒體深度調查綜合整理)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刪稿郵箱:info@ccmn.cn